中塔塔罗网

标题: 实体与镜像:塔罗牌所映照出的自我 [打印本页]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8 21:59
标题: 实体与镜像:塔罗牌所映照出的自我
B99301246政治政论一 作者:许菡芸
塔罗牌要如何映照出自我?对于塔罗牌并不熟悉的人,多半认定它是神祕宗教的卜具,并不具有价值。但事实上,解读塔罗牌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它帮助人们一步步接近更真实的自我样貌。「一步步」这个副词,意味着旅程的开始、进行与结束,这和文学书写、特别是小说情节所推衍的进程相同:主角的故事按照一定的次序,由作者所铺陈的文字来表现出来。而这趟旅程的目的,往往是让主角的「自我」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当一个人从怀抱疑问占牌,到获得指示以解决困惑,他也会经历这样的一段旅程。藉由旅途来开展「追寻」之前,或许应该先谈谈塔罗牌镜子般的「映照」特质。如果说当代文学所呈现的命题,越来越和自我内心相关,塔罗牌其实也具有相似的聚焦过程。它是一个检视自我的工具,使得自我的各种面貌得以用具像的方式呈现在自己面前,使「我」除了感觉之外,透过塔罗牌这面镜子,有了看见自己的机会;而最终,观看的主体和被观察的对象如何重新合而为一,也是使用塔罗牌的人所追求的目的。以下我会从塔罗牌的性质开始讲起,包括塔罗牌如何发展到和「探索自我」的目的结合,以及塔罗牌的组成和使用方式,如何帮助我们达到这样的目标。再── ── 来是塔罗牌和文学之间,如何藉由相同的命题 自我追寻 连结,而又有哪些理论,可以一併解释这两者如何勾勒人生的图像。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8 22:05
0.塔罗牌的特性
塔罗牌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魔魅难解的,但事实上,塔罗牌在最初仅仅是一种配上了图画的纸牌,人们使用它们来玩牌戏。如同语言一般,塔罗牌确切的发明时间已不可考,关于塔罗牌最早的纪载,是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义大利,当时有钱的商人特别聘请艺术家绘製精美的塔罗牌1。到了十八、十九世纪,塔罗牌才为神祕学所用,纸牌上的诸种图桉被认为和古埃及的仪式、炼金术等神秘系统有关,使得塔罗牌增添了难以捉摸的性质。塔罗牌的组成包括了二十二张大阿卡纳牌,以及四组各十四张的小阿卡纳牌,一共七十八张。每一张塔罗牌都有相对应的图像,和它们的牌名有关。比方说大阿卡纳牌阵的第十二号牌「悬吊者」(The Hanged Man)的牌面所呈现的,便是一个倒吊着的男人(见图一),头顶有着牺牲的圣光。塔罗牌的使用则仰赖牌阵,当问牌人问完他的问题之后,解牌人便决定一个对应问题的牌阵,并根据牌阵所呈现的牌相来解读牌的回答,并对问题做出诠释和回答。根据牌上的图像,解牌人编织出故事,以回答问牌人的疑问。 简而言之,占牌过程最重要的三个参与者是问牌人、解牌人,和牌阵所陈列的图像。而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係,则形塑了解牌的多重可能。

圖一懸吊者

0.5塔罗牌做为一面镜子:和自我概念的连结 十八世纪后期,塔罗牌的图像与寓言特性,使它更进一步成为浪漫主义的一种实体象徵。2塔罗牌因此并未随着时间的演进而成为历史遗绪,反而一如文学的演进般,不再只为少数人所服务,而越发地增加了它的普及性。十八世纪也是一个工具书(guide book)(特别是是有关精神指引的指导手册)和日记开始流行的时代,和小说越来越关注个人内心的趋势并行,塔罗牌也逐渐变成一种寻求「内在指引」的工具。而从二十世纪至今,个人的心理状态成为文学书写的重要主题,同时和精神分析结合,使用和解读塔罗牌,也成为了关照自我的一种引导方式。塔罗牌之所以吸引人,或从反面立说,之所以让一些人感到畏惧,最大的原因有二:一个是牌本身的图像,另一个是占牌的过程。图像裡所包括的元素、颜色、人物表情等等,都会影响到解读。而塔罗牌的图像特性,可以延伸到它特有的寓言性质。每一张塔罗牌,特别是起源较早的大阿卡纳牌,其图像都具有多重的意义。图像所蕴含的牌意,经历了不同流派长久的探索和积累、与神话传说的对应、以及不同时空下解牌人的诠释等等变化,使得塔罗牌的图像得以具有普遍性,海涵人的一生中所会遭遇的诸种情形和思绪。基本上,透过适当的引导,人人都能藉由塔罗牌上的图像,联想到自我所遭遇的现况。塔罗牌之所以能够成为映照个人内心的一面镜子,正是因为当我们解牌的时候,本身就处在一个寻求解答的状态之下,我们希望透过塔罗牌可以获知一些讯息。而这讯息的来源,便是来自于牌上的图像与其牌意,以及我们对于它们的诠释。在占牌的过程裡,不论是洗牌、切牌、选择牌阵,或是最终的解读,个人的意识是完全涉入其中的。一旦明白了这一点,其实就可以理解:塔罗牌的占卜过程,不论是洗牌、切牌、选择牌阵,或是最终的解读,其实并不涉及什麽神秘力量,它只是呈现了自我意识的流动。或许会有人说,使用塔罗牌的过程当中,特别是洗牌和切牌,其实只是机率选择下的结果,如何和自我解读相关?但事实上,在决定什么时候停止洗牌、切牌的当下,我们的意识也就涉入其中了。而解读塔罗牌的唯一重点,其实并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技巧,而是使用者是否相信这次占卜能否给予自我恰当的指示3。换言之,有解释力的塔罗占卜,其力源于── 自我意志的分立与相合唯有当自身的实像和牌所呈现的映像相符时,它才是有意义的。除了使用者本身的意志,塔罗牌也是涉入解读的一名要角。虽然是由「人」来占「牌」,但牌本身所勾勒出来的图像,往往并不只是针对问牌人所问的问题,而会包含问牌人本身的个性、当下的情绪,甚至是潜意识裡的恐惧与希冀。在解牌过程当中有太多可能的变因,使得任何一次解牌都包括许多种可能性,而非单一的解答。塔罗牌可以帮助我们映照出自我,但或许它所映照出的自我影像,会超出我们的想像之外。0.7牌阵解牌:赛尔特牌阵做为十面镜子如果只是说塔罗牌本身具有映照自我的功能,其实还不够精确;由塔罗牌所构成的牌阵,才是这面镜子真正的轮廓。牌阵是一种预先设定好的牌型,它决定了这一次占卜会需要多少张牌、翻出来的第几张牌应该摆放在什么位置。牌阵裡的每一个位置都具有它的意义,因为位置意味着观点,它可能是各人的观点,也可能这个问题在不同时序裡的表现。在问牌之前就必须先决定好这一次问牌所要使用的牌阵为何,因为不同牌阵会决定问题的不同分析方式。如前所述,最常被使用的牌阵是塞尔特十字牌阵(The Celtic Cross)(见图二)。它之所以会如此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呈现问题的不同向度。



圖二 塞爾特十字牌陣示意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8 22:07
塞尔特十字牌阵之所以会被称做十字牌阵,是因为它包括了两个十字部分:左侧中心所形成的小十字,以及左侧
全部六张牌所呈现的大十字。左部分所呈现的是整个问题的各个面向,右部分则是牌的指示和评析。左侧包括:问题核心(牌一)、问题的次要因素(牌二)、个人的潜意识(牌三)和明意识(牌五)、过去(牌四)和未来(牌六)的发展;右侧包括:个人(牌七)和他人(牌八)的观点、整副牌的指示(牌九),和最终可能的结果(牌十)。牌阵就像文体,不同的文体本身具有不同的个性,也因此适用于不同的问题。使用塞尔特十字牌阵最有意思的部分,在于不同位置之间牌意的互相映照。它使得每一张图像和牌意有了立体的对话,也藉由不同牌组间的组合,使得问题的解读得以更全面、细緻。而如果就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时间点占牌的话,也能就牌在各个位置的移动、替换或正逆位等不同,看出事件的发展脉络。个人要如何透过塞尔特十字牌阵的十张牌来检视自我?从单张牌的图像和他们的位置来看,我们得以检视自己的潜意识和外在的表现、自己可能身陷于什…麽样的意念之中、环境又会如何影响着自己、自我没有关照到的重要因素为何…塔罗牌的镜映功能因此有了更细緻的分类。 塞尔特十字牌阵就像一个人生旅程的缩影,塔罗牌在映照出自我内心之后,我们也必须有所行动,而行动则涉及到移动过程的时空流变,一如旅途。这个牌阵因为包括了「时间」因素,因而产生了如同文学、特别是小说一般的性质。它为我们铺展了旅人(问牌人)的经历,以及他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态度和看法,而解牌人则「阅读」它们,并做出回应。塔罗牌做一种解读工具,它所欲解读的对象包括了整个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心风景。若以「文字」替代「塔罗牌」,我们便能看出两者之间的紧密连结:首先,它们都使用了某种转换系统来诠释人所感知到的世界,文学的转换系统是语言系统,塔罗牌则透过牌相和牌意的解释;再者,这个转换系统本身有一种自体逻辑存在,虽然它们一开始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和真实世界对应,然而随着系统本身的扩张(这几乎是所有系统发展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定律),它的内部因量变产生了质变:对照并不只涉及系统与真实世界,系统内部的不同构成也产生了对应关係。而一旦对应关係产生,就具备了不对称的可能。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8 22:09
本帖最后由 影丫头 于 2011-5-8 22:18 编辑

1.塔罗牌和文学的对应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塔罗牌是一种用以映照自我的工具,但它本身也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解读塔罗牌,一方面是解读牌义,另一方面也是透过牌义来探究自我的内在。以此而论,塔罗牌和文学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功能和表现型态:塔罗牌透过牌面所呈现的图像和摆放的阵位,经由解牌人之口诉说奥意;文学则经由文字的编排和组织,呈现这个世界或人内心的真实。而塔罗牌的图像本身,也如同文学裡的象徵一般,具有多重的解读可能,同时也赋与了塔罗牌和文学无限的诠释空间。如果用文学的语彙来描述解牌的过程,每一张塔罗牌上的图像都是能指(signifier),而牌意则是意指(signified)。基于解牌的目的,意即「传递牌代表的意义」,解牌人所扮演的即是传讯者的角色(addresser),而所问的问题则是讯息(message),最终要传达到问牌者,也就是接收人(addressee)手中。讯息裡所包括的,即是由牌所组成的符码(code),并透过牌阵和解牌人的解说所共构的方式(channel)来传递。整副牌的解读,最终都必须反映到问牌人所问的问题(context)之中,整个解牌过程才算完成。 使用塔罗牌,被认为是个人希望由缺陷通往完整的一个方式,因此在整个解牌的过程中,问牌人和解牌人双方都很重要。以塔罗学说而言,我们之所以会对生命产生疑问,代表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还有某些重要的课题尚

修习完毕,而藉由不同的牌,可以提示我们该关注些什麽、可以採取怎样的行动。以下将藉Saussure、Jakobson和Lacan的理论,以塔罗牌为例,来解释「自我」和「世界」的概念。1.1能指(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的层级 Saussure在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中提出了signifier和 signified共构成符号(sign)的概念,而Roland Barthes则在《写作的零度》裡更进一步,将signifier和signified架构成一个更大「Srn- Sdn」架构:

[attach]8187[/attach]

虽然很明显地与最初Saussure的诠释与使用方式不同,但signifier和signified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解释力,原因在于我们在使用语言、以及语言当中所包括的符号(sign)时,它的确存在两个部份 :需要被表述的事物或概念,以及用以表述的语彙或叙述。Saussure当年所提及的例子,如「树── 的图像Arbor」等,都直接和肉眼所见的自然万物相关,是第一层次的signifier和signified。就此而言,它们主要解释的是名词所指称的「事物」和「辞彙」之间的连结,也因此才存在着如纸的正反两面一般、不可分割的「现实-现实」并生关係。当然,塔罗牌的图像也多源自自然世界,然而在解读塔罗牌时,这些图像已不再是象形,而是象徵。比如在占牌中出现了「太阳」牌,很难牵强地说是因为真实的太阳本身和你所问的问题有所牵连。塔罗牌的图像所代表的,已经不再是真实的物件,而是和这些物件的性质有关的一些特质。 signifier和signified第一层所指称的实体,在此必须更加深化为意义(denotation)。Barthes在第二层的Sr2– Sd2中,将signifier和signified之间的绝对对应去除了 :当现实世界为了沟通的需要,以归纳方式将一件件的事物化约到一个字词时,signified不再只意味着实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意念;对于signifier而言,则必须用语言来描摹那样的抽象性。实际的事物与辞彙之间的链结组合,若真正去计算其数量,我们应会发现:因为人类周身可见之事物数量本身是有限的(至少就漫长的语言发展前期而言),所以其发展也随之有限。就好比以字形描摹字义的象形字比例,远低于其他造字法则一般。然而,一旦这些实体事物之间,发展出複杂抽象的互动关係,为了表述这些初初诞生的意念,而又为了让这些意念得以被传递,代指这些互动关係的字词必须被发明,进而使得「现实-抽象」的字/义对应关係诞生。 因此,第二层的Sr2– Sd2,不妨说是某种字典式的对照关係:透过查阅用以指示的手册,我们才发现了一个字彙背后所具有的涵义。藉着字典上的定义,我们才得以将那抽象的关係性,重新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对照、呼应,像回冲浓缩过的原汁一般,重新得到一杯味美的饮品。 然而,若是就这样皆
大欢喜地结束在「Sr2– Sd2」,则仅仅是将signifier和signified的解释范围,由实际
世界扩张到意念世界而已,并未真正触及它们之── 间可能具有的矛盾关係事物一旦分立,一如形影,即便理当分享相近的外型,但事实上已然不可能完美地再度合而为一。而从signifier和signified两者间的矛盾关係,才能探究它们的本质与侷限。事实上,当signifier和signified之间,从原本第一层次的「现实-现实」转换,过度到第二层次的「现实-抽象」时,已然产生了根本性的对应落差:抽象本无名,要如何用在现实生活中存续着的语言来界定?于是addresser的语意和addressee的领会两者,便无可避免地具备了错身的可能。addresseer原本的抽象意念(Sd2),藉由实际的语彙(Sr2)来表述时,由于各人经验的不同,以及意念的抽象性使然(addresser无法为addressee指认他的意念,且意念鲜少以单一模式存在),因此addressee只得藉由对其字彙(code)的判断和解读,来获得讯息(message)。 但第二层的「Sr2– Sd2」之所以还拥有对照关係,是因为人类的经验
世界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互通性。在实体世界的归纳法之外,我们能够就普遍抽象的原则,演绎出眼前未见之事物应当具有什麽样的面貌。即便其中具有落差,仍然不绝对地影响整体推论的架构,因为辞彙和意涵之间,或说整个语言和世界的对应系统之中,本来就包容着与生俱来的暧昧特质。但是,当「现实-现实」、「现实-抽象」的对应,也终于走向了「抽象-抽象」的第三层「Sr3– Sd3」结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signifier和signified之间的关係 ?在谈论signifier和signified间的对应矛盾前,必须先论为何辞彙终将会由现实走进抽象。当addresser发觉了辞彙自身的现实性质,在本质上无法满足意念无垠无涯的抽象性时,辞彙为了保有和意念的对应,随之迈向抽象性是不得不然的发展。语言抽象化的另一个来源,在于addressee对addresser的回应 :为了确保沟通的有效,意即达到有效
传递讯息的目标,addressee会藉由沟通中的共同符号,以确认接收到addressee的本意。然而同前所论,addresser的意念在多数情况下,是具有抽象性质的複合体,为了瞭解addresser最原初的概念,addressee必须也将确认的符码抽象化,好接近那原初的signified(Sd3)。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8 22:16
本帖最后由 影丫头 于 2011-5-8 22:20 编辑

然而,若是就这样皆
大欢喜地结束在「Sr2– Sd2」,则仅仅是将signifier和signified的解释范围,由实际
世界扩张到意念世界而已,并未真正触及它们之── 间可能具有的矛盾关係事物一旦分立,一如形影,即便理当分享相近的外型,但事实上已然不可能完美地再度合而为一。而从signifier和signified两者间的矛盾关係,才能探究它们的本质与侷限。事实上,当signifier和signified之间,从原本第一层次的「现实-现实」转换,过度到第二层次的「现实-抽象」时,已然产生了根本性的对应落差:抽象本无名,要如何用在现实生活中存续着的语言来界定?于是addresser的语意和addressee的领会两者,便无可避免地具备了错身的可能。addresseer原本的抽象意念(Sd2),藉由实际的语彙(Sr2)来表述时,由于各人经验的不同,以及意念的抽象性使然(addresser无法为addressee指认他的意念,且意念鲜少以单一模式存在),因此addressee只得藉由对其字彙(code)的判断和解读,来获得讯息(message)。 但第二层的「Sr2– Sd2」之所以还拥有对照关係,是因为人类的经验
世界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互通性。在实体世界的归纳法之外,我们能够就普遍抽象的原则,演绎出眼前未见之事物应当具有什麽样的面貌。即便其中具有落差,仍然不绝对地影响整体推论的架构,因为辞彙和意涵之间,或说整个语言和世界的对应系统之中,本来就包容着与生俱来的暧昧特质。但是,当「现实-现实」、「现实-抽象」的对应,也终于走向了「抽象-抽象」的第三层「Sr3– Sd3」结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signifier和signified之间的关係 ?在谈论signifier和signified间的对应矛盾前,必须先论为何辞彙终将会由现实走进抽象。当addresser发觉了辞彙自身的现实性质,在本质上无法满足意念无垠无涯的抽象性时,辞彙为了保有和意念的对应,随之迈向抽象性是不得不然的发展。语言抽象化的另一个来源,在于addressee对addresser的回应 :为了确保沟通的有效,意即达到有效
传递讯息的目标,addressee会藉由沟通中的共同符号,以确认接收到addressee的本意。然而同前所论,addresser的意念在多数情况下,是具有抽象性质的複合体,为了瞭解addresser最原初的概念,addressee必须也将确认的符码抽象化,好接近那原初的signified(Sd3)。 然而,这般「抽象-抽象」的对应,造致了语言沟通的不稳定:在讯息传递的过程中,符码(Sr3– Sd3)的对应不再能够找到实际稳固的依附,addressee所接收到的讯息,不再是由addresser所授意,而是由addressee ── 所臆测诠释(connotation)诞生,signifier和signified的对应关係因而有了更甚于错身的解读可能。两者之间的链结被打破,就像化学键的破坏使得物质不再处于稳定状态一般,使得由任何一方出发的诠释很可能永远到达不了另外一方;但也因此,signifier或signified自身拥有了被解读的无限可能。于是,结构在第三层发散出去,就此使得各种切入方式都得以成立。而若要重新建立起signifier和signified的对应架构,则必须逆推回最原初的现实,依循原有的进程,再一次由现实层层递进至抽象。这是一个永无止尽的轮迴。而如果,我们将塔罗牌的整个解读系统,也用Saussure的语言 、Jakobson的模型,以及Barthes的结构来诠释,或许可以作出以下的对应 :
[attach]8188[/attach]
Sd1– Sr1:塔罗牌由牌相和牌义所构成。以单张塔罗牌来看,牌相和牌义是既有的现实事物,牌相必然会对应到牌义。但是就塔罗牌的例子而言,更複杂的问题在于牌相本身到牌义的连结,具有许多种不同的对应可能,而非原始的「Sd1– Sr1 」设定裡,现实世界与符码的一对一函数关係。但就基本的架构而论,不同的塔罗牌,彼此牌义间都有所区隔,大致符合Saussure原初对于「sign和sign之间的差异性对照,产生了价值(value)」的设定。Sd2– Sr2:牌相和牌义组成了塔罗牌,而塔罗牌的展演,是为了表述问牌人所问的问题。塔罗牌做为实体的工具,用来指称解牌人所解之问题中,各个抽象的影响因素。虽然是生命中的实际问题,但却用抽象来形容,原因是因为:问牌人必须藉由推导才能想像出问题的情境,牌所呈现的问题面貌,是根据牌本身、以及问牌人的叙述所重建,承前所述,是以这是融合了牌和解牌人观点的问题,不完全和问牌人所遇之实际问题所同。(值得注意的是,在「确认问题」的解牌过程中,两方各自会扮演addresser和addressee的角色。)Sd3– Sr3:在解牌过程中,问牌人藉由问题的不同表述方式,呈现了缺憾自我的进步意图。然而,缺憾自我的种种向外发声,目的其实都是要趋近完整自我。向完整的自我迈进,是使用塔罗牌的终极目的。所有的符码交换、讯息传递所追求的有效性,其「功效」都是为了让问牌人得以透过解牌洞悉自我的本质,以及让自我迈向一条通往整合各种力量的康庄大道。为什麽我仍然在这个后结构时代使用了结构理论来诠释塔罗牌,以及塔罗牌所呈现的自我和世界?主要的原因在于塔罗牌本身是结构的产物,而其自身拥有一个足以包含许多解释的弹性架构,并不仰赖后结构的「解放」。塔罗牌是否适用于结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是一个问题,但它并不因或和这些理论不相容而否认了它本身的结构性。一个自身具强烈结构性的主题,能不能用后结构的方式去诠释呢?就种种后结构的铺陈方式来看,或许就塔罗牌这个主题,可以讨论各张牌于其根本结构上的超越性,而非直接将塔罗牌的整体架构破成碎片。我不认为塔罗牌能够完全不依附一个解释体系而存在,不过,这也似乎反映出塔罗牌本身的固执性格。纵使牌意有新的诠释架构可论,那些累蓄下来的古老奥义,恐怕才是多数人喜爱和认同塔罗牌的根本原因。 当然,所有结构都有其缺陷,这是后结构主义赋予我们的珍贵资产,因为它让我们有了更自由的诠释空间。整个塔罗牌的结构能否有效解释,最大的问题即在于它是否获得了问牌人和解牌人的信赖。问牌人自不需言,而解牌人自身对于塔罗牌所诉说的意义,是否具有足够的认知,而他又是否承认这样的认知足以── ── 解释各种层级的世界问题、问牌人的内心、环绕在他四周的真实环境等等将会决定他所使用的结构具有多强大的力量。塔罗牌的使用比较接近唯心主义,此点也可从其结构与应用看出。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8 22:17
未完待续!
作者: 清明自在喜悦    时间: 2011-5-9 13:35
期待中……
作者: 清明自在喜悦    时间: 2011-5-9 13:36
期待中……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10 08:50
thank you

continue:

1.2谁需要问牌?
什麽样的人会需要透过塔罗牌来检视自我 ?或者,这个问题应该这样问:我们自己难道无法透过感觉来体察自我的现况吗?这裡我想要指出的是,对于「自我关照」这项近乎于呼吸一般不可或缺的活动而言,藉由感觉来体察,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项再基本不过的技能。不过,我们的感觉其实并不是源于我们自身,而是由语言在第一时间所塑造,就如同Lacan所言 : language and its structure exist prior to the moment at whicheach subject at a certain point in his mental development makes hisentry into it.4 我们仰赖语言系统来描述自己的感觉,事实上,在我们出生之前,语言系统已然是一个先于自我的存在了。它形塑了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叙述的面貌。正如Lacan所强调的,语言作为一个先于我们自身存在的存在,它在我们出生之前即已统驭着人类社会的各种面向,在我们逐渐牙牙学语的过程中,语言的影响力会与日俱增,进而在我们不知不觉、甚至有自觉亦无法转圜之间,主宰了自我的世界。换句话说,一个在直觉判断上外于自我的语言系统,其实才是塑造了自我的真正根源。也因此,对于自我的感知,不可能完全透过纯粹的「感觉」来接收,必然经历了语言的转换。 虽然我们的感知无法避开语言而存在,但是语言本身作为我们理解外在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应当可以作为一种适切的剖析工具,让自我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样貌,好让自己得以更进一步理解隐藏在「我」之内的「他」/「她」。 但在一般情形下,我们很
少急迫地感受到理解自我的必要性,拥有理解自我的渴望,往往发生于面临抉择或难题之时,我们希冀透过理解(此时我们认为我们并不理解的)自我,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Lacan在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里,藉由mirror stage谈到了理想自我如何诞生: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而言,在还没有透过镜子来全面地理解自我形象前,我们眼中的「自我」不过就是许多片段肢体影像的组合,而不具有一个完整的形象。但在这个时期,这样的片段影像组合因为没有比较的基准,也仅仅是婴儿对于自我的原始认知,并不存在比较之后所产生的价值判断。
而当一个婴儿第一次由成人抱着,在镜中同时看见了成人和自己的双重影像之后,在和成人的完整强壮(特别是在自己被抱着的情形下)相较之下,它才会对自我的
脆弱和残缺有所认知,并依照着成人完好的形象,建构出一个理想自我(Ideal-I)。而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追求源于镜像之中的理想自我,并将那残缺的自我隐没到意识之中。然而,我们一生当中所遭遇的种种事件,以及我们的反应,其实都受到那潜抑的残缺自我所支配,特别是遭遇到困境之时,由于性质的相吸,残缺自我的力量更会突显出来。但是残缺所能致使的,往往只是毁灭性的后果,属于破坏的力量,而那只是人所具备的能量来源之一。世界万物的
运作规则,同时也仰赖了创造性的建设力量。人有追求完整的本性,而塔罗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体现自我完整,这一点在塔罗牌的创造过程、以及后世为它累积下来的丰富意义裡都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得到了问牌最终的目的和可能获致的结果,在此要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谁需要问牌?想当然是当有人的自我内部有所需求,希望藉由占牌来得到解答(满足)时。但我认为,不论「自我」的型态如何,塔罗牌所能映照出的,并不仅是自我本身的样貌,而是自我在各种情境之下所具备的认知和视角。当然,塔罗牌并不是不能询问这样的问题:「请给予我关于

自我』的指示」,然而塔罗牌所呈现的,应当是「我如何看待『请给予我关于「自我」的指示』」。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自我形体是否和视角相符的问题:当自我形体处于不完整的状态时,能不能同时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视角呢?或者,「趋
向完整」的自觉,仅能由全观全知的塔罗牌来赋与?在使用塔罗牌的过程中,我对于我看待事物的死角有了自觉:因为对于某些牌相和其牌义,我难以对应到现实世界之中。当我使用牌时,我明白我处于一个匮乏状态,希冀寻求一个解答,好解决问题,迈向更美好的境地,这种「向自我完整趋近」的内在动力,应具有普遍共通的特性。但是这个特性是由塔罗牌知会我的,或是我本身先怀抱着这样的想法,而占牌只是作为确认的手段?更深入地说,问牌人本身的行为,是一种映照自我的方式,或者是确认自我对于自我的某种观察?或其实,在牌义的多重诠释下,这些都已然包括在内?塔罗牌能为自我解答,但又要如何解答其自身?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10 08:55
本帖最后由 影丫头 于 2011-5-10 08:59 编辑

1.3英雄的旅程(The Hero ’s Journey ):故事原型 二十二张大阿卡纳牌所诉说的,其实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一个关于英雄如何成长、学习、超越困境,最终到达完满终点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具有一个极其古老的架构,在希腊神话或者史诗之中十分常见,它描述了个人如何成就伟大的过程,以及天人感应的思维
,呈现出一幅 「人经过种种磨练,最终通往至境」的大圆满图像。
多数故事的古 典型态皆如此。这个英雄的故事,可以依照每一张牌的调性不同,分为两大阶段:白日和夜晚。二十二张大阿卡纳牌各自代表了一项故事的情节或元素,例如第0号的「愚人」牌,就象徵着英雄本人,而「0」的序号也同时暗示着旅途的开始与回归,将生生不息地继续流转下去。

圖三「英雄的旅途」示意


这个故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5:1.英雄(0号牌”The Fool”)诞生 2.他接收到来自意识面(阳性的1  “号牌The Magician”)和无意识面(阴 性的2  “号牌The High Priestess”)的启发,赋与了他英雄的潜质3.在人间世界裡,
英雄由人间的父母(3号牌“The Empress”、4号牌 ”TheEmpreror”)所供养,并接受了结构、
权威与规则的限制4.英雄成长,正式进入文化与教育体制(5  “号牌The Hierophant”)5.在成长过程中, 英雄也会邂逅所爱(6  “号牌The Lover”),并在踏上旅途的过程中面临抉择6.为了在大 环境中取得抉择的权力,英雄必须具有决断力和强烈的意志(7号牌“The Chariot”)

7.但是英雄也不免遭遇到挫折,他必须学会以耐心去包容一切,好让旅途得以继续(8  “号牌The Strenth”) 8.在实际的旅途追寻过程之中,英雄终将开始内心的追寻:为什麽我会来到这裡?这趟旅途的目的到底是什麽?(9号牌“The Hermit”)在此,象徵意义的白日结束,
英雄
开启了另一段内心的旅程,进入夜晚。
9.经过探索, 英雄终于理解了宇宙的奥妙
(10号牌”Wheel of Fortune”), 找到一个更坚定不移的目标10.在此英雄必须面临因和果的轮迴,理解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代价,所以必须秉持着这个原则继续旅程(11号牌“Justice”)11.英雄必然会遭逢一些牺牲和艰困的时刻,但于此他也必须领悟到 :有时必须放开紧握的拳头,才能重新开始获得(12号牌“The Hangedman “)12.然而,英雄惟有遭逢濒死的险境(13  “号牌Death”),才能深切地体悟先前所习得的经验与教诲,因此置之死地而后生13.英雄必须学会调合正面与负面的各种力量,将它们整合成平静。在此,英雄基本上到达了人间的至高和谐。(14  “号牌Temperance”)
14.然而,英雄必须在心灵层面继续完成他的旅途。因为人生之中仍然会遭逢诱惑,使人在各种情境之下都有可能
陷入绝望之中
(15号牌“TheDevil”)15.英雄要如何挣脱内心恶魔的掌控?为了推拒这股强大的力量,英雄必须採取震撼的手段(16号牌“The Tower”)16.幸而,他是由上天所祝福才降生的,冥冥间会有一股力量,化为指引他的一盏明灯
(17号牌“The Star”)17.英雄重新获得了喜悦,但是这份喜悦却有时将他带往了幻像
(18号牌“The Moon”),使他迷惑于内心的歧途英雄在夜晚的旅程必须走向结束,好完成旅途的轮迴,并臻伟大之境。18.因此,英雄必须重新迎向光亮
(19  “号牌The Sun”),找回信心去面对世界的恢宏和美善,并成就自己的伟大19.英雄就此重生
(20  “号牌Judgement”),他必须发自内心做出深层的决断,找回自己的天命所在

20.最后,英雄完成了他在现实与内心的旅途,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并且将自己对整个宇宙开放(21号牌“The World”)  这样的英雄故事,最终的目的,就如同大阿卡纳的最后一张牌「世界」所呈现的,是一幅完满的整合图像:


圖四 第21張(最後一張)大阿卡納牌「世界」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10 09:01
本帖最后由 影丫头 于 2011-5-10 09:05 编辑

所有的故事,其实最终的目的都试图寻找到一个和谐的解答,无论最终结局是喜悦地拥抱完整,或者是失落于残缺之中。前者毋须多言,它们的结局已然反应出从不足到完整的结构;后者仍可看作对于完整的追求,只是最终目的达成与否并非重点,而在于文本或许隐而未说的真正涵义,也就是和谐。(当然,这种解读已经属于诠释范围)塔罗牌的结构性之所以能够维繫,我认为最重要的正是这个「迈向大圆满」的信念推衍使然,而这条规则,应也同时适用于塔罗牌的解释对象--也就是人--身上。人具有某种追求和谐的基本动力,然而,并非所有的故事都呈现出这样完整的面貌。对于那些迈向分裂、毁灭,或虚无的故事,塔罗牌这样的逻辑仍然具备了解释力吗?作为一种描述世界的统合理论,塔罗牌所追求的当然是极大化自己的诠释范围,包括以反面立说那些不属于「和谐」脉络下的一切发展。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10 09:02
本帖最后由 影丫头 于 2011-5-10 09:04 编辑

1.4解牌做为一种创作和对话 :自我分立我试图一再倒回最原初的问牌状态:当问牌人问牌时,牌会呈现出一幅图像,而由解牌人为其解读之。然而,牌所呈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之间有什麽样的隔阂? 首先要提出的前提是,塔罗牌所呈现出的任何牌相,都由牌的图像和蕴含的牌意所构成。不论它呈现的内涵是什麽,都已然经由塔罗牌的系统所转换。换言之,这个塔罗牌观点下的自我是否能被问牌的真实自我所承认、接受,仍然需要真实自我的认定。不过,这样的认定本身可能会受到牌相的好坏、以及问牌人自身的开放程度所影响。另外,塔罗牌所映照出的自我镜像,由于塔罗牌的切入方式(牌阵)使然,它所呈现的也包括镜像轮廓之外的环境因素。这个镜像自我具有一个背景,像一幅肖像画,透过塔罗牌和问牌人的自我互相凝视。对问牌人而言,塔罗牌的占牌过程裡包括了两个自我:真实的、作为占牌主体的自我,以及镜像的、透过塔罗牌映射出的自我。这样的自我分立其实并不罕见,在任何有关于「私我」的书写与诠释上,都可以看见两个自我之间类似的互动关係。真实的自我为何要分立出一个镜像的自我呢?不论是透过塔罗牌或者文字,镜像自我为真实自我提供了一个审视的可能:对于自我的面貌,也对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镜像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着什麽样的相似之处?观察比较之后,又有什麽样的落差?我们所映射出的自我,是否忠实反映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面貌?而对牌和文字两者而言,它们共同具备的「公开」特质,使得镜像和实体之间的凝视被观看--在镜像自我和真实自我中间,是一面镜子;但这面镜子却伫立于一间透明玻璃屋中,外头人潮来去而没有面容。又该如何在解完牌之后重新融为一体?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10 09:04
1.5当解牌人就是问牌人 回到最一般的占牌想像:解塔罗牌,应当是一个具有智慧和经验的解牌人,和一个寻求解答的问牌人,与塔罗牌三者间的互动。但基于使用塔罗牌是一项自我探索的旅程,塔罗牌最理想的使用方式,应当是解牌人与问牌人身为同一人。当问牌人和解牌人都是「我」时,发话者(addresser)和接收者(addressee)的沟通达到了最完整的状态,然而使用塔罗牌或文字时,并不因 此而落入自言自语的无意义循环之中--因为两者都涉及语言的使用,而语言既已作为先于「我」的存在,自然在先天上规约了自我的陈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本 质上就具备了他者的形影:因为语言的基本功用即在于沟通,即便沟通的对象是两个分立的自我,这样的沟通仍然保留了某种「公开」的性质。就塔罗牌而言,是牌的陈列;就文字而言,是叙述在眼前的铺展。一个好的解牌人在解读塔罗牌时,他会瞭解依循塔罗牌自身的语言和逻辑来解释,是使塔罗牌最具有解释力 的方式。简而言之,基于对符号(code)公众
性的尊重,这种「自我沟通」仍然保持了(对第三人的)可读性,并因此得以有效。这样的沟通几近于完美的绝对沟通,问牌人和解牌人之间的合体,使得问牌人和解牌人之间主要的误读可能被排除了:解牌人在问题的界定上和问牌人 一致,无须担心因对问牌人问题的错误理解,而使得占牌无效。当问牌人和解牌人合一时,另一个好处在于真实自我和映像自我之间的凝视,更在占牌过程 当中凸显出来。藉由凝视、观察、对话、重新合一,世界的完整因此得以被自我所体现。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10 09:04
1.5当解牌人就是问牌人 回到最一般的占牌想像:
解塔罗牌,应当是一个具有智慧和经验的解牌人,和一个寻求解答的问牌人,与塔罗牌三者间的互动。但基于使用塔罗牌是一项自我探索的旅程,塔罗牌最理想的使用方式,应当是解牌人与问牌人身为同一人。当问牌人和解牌人都是「我」时,发话者(addresser)和接收者(addressee)的沟通达到了最完整的状态,然而使用塔罗牌或文字时,并不因 此而落入自言自语的无意义循环之中--因为两者都涉及语言的使用,而语言既已作为先于「我」的存在,自然在先天上规约了自我的陈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本 质上就具备了他者的形影:因为语言的基本功用即在于沟通,即便沟通的对象是两个分立的自我,这样的沟通仍然保留了某种「公开」的性质。就塔罗牌而言,是牌的陈列;就文字而言,是叙述在眼前的铺展。一个好的解牌人在解读塔罗牌时,他会瞭解依循塔罗牌自身的语言和逻辑来解释,是使塔罗牌最具有解释力 的方式。简而言之,基于对符号(code)公众性的尊重,这种「自我沟通」仍然保持了(对第三人的)可读性,并因此得以有效。这样的沟通几近于完美的绝对沟通,问牌人和解牌人之间的合体,使得问牌人和解牌人之间主要的误读可能被排除了:解牌人在问题的界定上和问牌人 一致,无须担心因对问牌人问题的错误理解,而使得占牌无效。当问牌人和解牌人合一时,另一个好处在于真实自我和映像自我之间的凝视,更在占牌过程 当中凸显出来。藉由凝视、观察、对话、重新合一,世界的完整因此得以被自我所体现。
作者: 影丫头    时间: 2011-5-10 09:07
that's it !
作者: taluolv    时间: 2011-5-10 17:56
难懂呀
作者: 清明自在喜悦    时间: 2011-6-20 16:22
所有的故事,其实最终的目的都试图寻找到一个和谐的解答,无论最终结局是喜悦地拥抱完整,或者是失落于残缺之中。
由凝视、观察、对话、重新合一,世界的完整因此得以被自我所体现。
再次拜读,感觉仍然很好。
作者: 左耳    时间: 2011-6-27 21:41
感谢影儿的分享。很好的文。读了一部分。留待继续学习~




欢迎光临 中塔塔罗网 (http://www.chinataro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