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塔塔罗网

标题: 摆脱“心理倒置”的不良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明自在喜悦    时间: 2011-6-3 08:58
标题: 摆脱“心理倒置”的不良影响
《淮南子》记载,宋国有人嫁女,父亲对临嫁的女儿说:“你要出嫁了,但是不知道你们夫妻能不能白头到老。你事先私下留些积蓄,以后如果改嫁也容易些。”女儿听从父亲的话,一有机会就私藏财物,由于经常这样做,终于被夫家发现,就把她休回了娘家。父亲看着女儿带着许多财物回家,不但不反思对女儿的教育不得法,反而对自己的“远见”沾沾自喜。其实,如果父亲没有说那一番近乎咒语的话,或者父亲说了,女儿不听从,她是不会被驱逐的。遗憾的是,父亲说了,女儿听了。他们只知道为了提防被休而事先私藏财物,却不知道私藏财物正是被驱逐的原因。
    心理学上把这种根据结果来决定行动、证实原因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倒置”。通俗地说,就是先给自己设置个圈套,然后再拼命地往里钻,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这辈子肯定逃不出圈套。”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不是调整自己的认识来适应现实,而是调整现实来适应自己的“认识”,最终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不行就是不行”。
   “心理倒置”现象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个中学生,他的表姐和两个表哥的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他就断定自己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一次物理考试他得了90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前最多也就是得70分左右,于是就觉得这完全是瞎碰上的,不是他的实际水平。在后来的考试中,他得了72分,他释然了,心安理得地想:“这才是自己的真实成绩。”以这样的心理对待自己,无形之中就给自己设置了失败的圈套。对于中学生来说,“心理倒置”像紧箍咒似的,必然会制约人的行动,最终将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因此,要适当地进行心理调节,摆脱“心理倒置”的不良影响。
    转变自己的观念以超越自我。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个人观念的制约,要想超越自我,需要转变不良的观念。有一个总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从而自卑的女孩子,在商店里看到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当她戴起来的时候,店里的几个顾客都说漂亮,于是她非常高兴地买下那个蝴蝶结,并戴着去学校。接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许多平日不跟她打招呼的同学纷纷和她接近,还有不少人说,原本死板的她,一下子变得开朗、活泼了。这个女孩子想:“都是因为我戴了神奇的蝴蝶结。商店里还有许多其他式样的蝴蝶结,应当都买来试一试。”放学后她跑回那家商店,刚进店门,老板就笑着对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取你遗失的蝴蝶结。早上我发现它掉在地上时,你已经一溜烟儿地跑去上学了。”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的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
    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美丽的蝴蝶结,当真实的蝴蝶结失落时,心中的蝴蝶结仍然会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因此,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我们是否有了这方面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人们抱着成功的信念而做成的。”自信并不需要依靠有形的东西而常建立于自己的内心。换一个角度看自己,让“我能行”的心态支配着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反思自己的行为以超越定势。长期的思维习惯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定势,反过来这种定势又不断地调整着人的行为,要想超越定势需要不断地反思以往的思维习惯,调整自己。
    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和看待我们现在具有的能力呢?与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比,几乎所有的普通人都是失败者。生活在世界上,要想有所成就,关键是能确定适合自己的标准,并且按照这个标准去走自己的路。迷信别人、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失败,在努力了很久也难以“成功”后,就容易认为自己不行、成功不了,最终放弃努力。况且,有些东西绝对不是仅仅靠勤奋、毅力就能弥补的,不要苛求自己在所有的方面都成为佼佼者,要善于把握自己,学会“扬长避短”。
    发现自己的潜能以超越习惯。人的行为在长期的观念影响和定势思维支配下会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进步,不良的习惯却会成为成长的绊脚石,要想超越习惯,就需要发现自己的潜能。
    跳蚤的弹跳能力是非常强的,它跳起的高度能达到自己身高的近百倍。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跳蚤放进一个玻璃缸里,然后盖上一个盖儿,尽管这个盖儿很高,跳蚤还是能轻松地跳到。然而当这个盖儿一天降一点儿,降到离缸底的高度只有5厘米时,虽然跳蚤还在整天地跳,但只能跳这么高。后来,实验者把盖儿拿掉,跳蚤却只能跳5厘米了,再也跳不出玻璃缸了。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关键是养成的习惯使跳蚤一时局限在了这个高度。
    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这种现象,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把目标定得很高,即使如此,经过努力也能实现这个目标,但随着周围环境的限制,很多目标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虽然还是能达到这些目标,但人也像跳蚤一样,会逐渐地产生这种认识:“我们的能力只是如此。”即使以后我们会遇到好的环境及发展空间,可习惯的心理已经将人限制住了,我们成了自己心灵的奴隶,成了目光短浅或失去目标的人。
其实,人有着巨大的潜能,  一个人如果永远没有发现蕴藏在他体内的无穷无尽的潜能,那是最大的不幸。
    走出有特色的路以创造奇迹。奇迹的发生是在更新观念、超越定势、超越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个人不断努力实现的。因此,要想克服“心理倒置”,重要的是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学习中,不少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关注的不是别人的奋斗模式和付出,而只是看到了别人的成绩、潇洒与自豪。他们往往生活在“假设”和“如果”之中———“如果我努力的话,一定能超过某某”,“假如我是某某同学,我一定比他学得更好”……
作者: Shelfy    时间: 2011-6-3 15:06
本帖最后由 Shelfy 于 2011-6-3 15:15 编辑

心理倒置。最近也是在写相关的论述。
作者: 清明自在喜悦    时间: 2011-6-3 17:17
回复 2# Shelfy


    :)
作者: 玄占    时间: 2011-6-3 20:10
普通人的自信来自于周围环境的认同,战士的自信来自于他自身的谦逊以及对行动的完美无缺。——唐望

说到自信就想到上面这句话。
作者: 清明自在喜悦    时间: 2011-6-4 10:02
回复 4# 玄占


    当自己内心强大的时候,就不会去在意外在的影响,也只有自己强大了,也会怡然自得散发出自信的味道,无需别人的证明。
作者: 紫晶水瓶    时间: 2011-6-4 16:40
说得太对了
作者: 玄占    时间: 2011-6-16 19:06
回复 5# 清明自在喜悦
不知道心理倒置和角色阴影之间有什么关系?两种状态在性质上有一点相像。

角色阴影就是指那个将自我不认同的也就是心理上认为“我不可能是这样得人”的部分投射至外界形成“阴影”,是自我层面的一种分裂。
作者: 左耳    时间: 2011-6-25 07:37
写的真好。学习了!感谢清明老师带来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上把这种根据结果来决定行动、证实原因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倒置”。通俗地说,就是先给自己设置个圈套,然后再拼命地往里钻,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这辈子肯定逃不出圈套。”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不是调整自己的认识来适应现实,而是调整现实来适应自己的“认识”,最终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不行就是不行”。”
作者: 柏拉图的永恒    时间: 2011-9-18 15:31
如果你已经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做了最坏的打算,那么结果一定不是最好的。


不知道在哪看到的这句话。。。突然想起来了
作者: 血风冰火    时间: 2011-9-21 07:37
如果你已经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做了最坏的打算,那么结果一定不是最好的。


不知道在哪看到的这句话。。。 ...
柏拉图的永恒 发表于 2011-9-18 15:31



    这个其实也不一定,因为这是两个效果,因为心理倒置和心理阴影是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事情的话则多了一个变量,就是外部环境,而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心理作用就是置死地而后生,破而后立,反正最坏结果都设想好了,那么不管怎么样结果都是好的,这样的话反倒给自己添加了一个“不管怎么样事情都会更好”这个信念,这样的话做什么事都会以好的心情来对待,根据吸引力法则的话,更多的好事将会过来,这样反倒可能会达到更好地效果,这就看个人心理能力的问题了
作者: 柏拉图的永恒    时间: 2011-9-21 15:47
这个其实也不一定,因为这是两个效果,因为心理倒置和心理阴影是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事情的话则 ...
血风冰火 发表于 2011-9-21 07:37 AM



    我说的是不会是“最好”的,最。。。注意,最。。。。
作者: 血风冰火    时间: 2011-9-22 02:34
注意最后一行:“更好的的效果”,是 比那个最还要好的效果,因为那个最只是这个做法下的最好选择,而另一个做法则是突破了这个“最”字,达到更高的效果




欢迎光临 中塔塔罗网 (http://www.chinataro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