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学在心理临床中的运用 (系列第一阶段) 授课:山爱美(日本) 翻译:穆旭明 项 目 背 景 荣格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其影响不仅仅在心理学界。通过其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了当代的哲学和整个人文学科,以及影响到了当代的科学思想和研究。 在其自传《回忆· 梦· 思考》中,荣格曾这样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所有存在都寻求外向的表现,人格也是如此,期待着从其无意识状态脱颖而出,以整体性来体验自身。” 无意识是有生命的,同样具有生命的意义。而体验与展现无意识的生命意义,几乎是所有心理分析的根本努力。这也是理解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的关键。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通过其一生的经历和体验、真正意识上,是从事了连接东西方心灵深处的工作。荣格心理学的创立与荣格的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本次课程中,我们首先加深对荣格人生的理解。重点围绕荣格儿时的梦境与记忆对其之后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荣格最早的记忆,童年的梦幻,以及影响其一生的童年的神秘体验。荣格说过,童年的经历对其性格形成影响巨大。然后,在掌握荣格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及基本视点后,学习意象与梦境的基础,也会讲解意象与梦境在心理临床中的实际运用。 荣格心理学重视梦与意象,许多时候与现实或常识是不相同的,这和村上春树所描绘的世界非常吻合,所以,我们会探讨作为“心灵之旅”的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过程,采用深度心理学的视点解析《千与千寻》(宫崎骏导演),从故事和梦境内在的角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以进一步对荣格心理学加深理解,这也是提升心理相关工作者的技能的一种手段,进而促进大家对于荣格心理学的理解、掌握与实际应用。 此次,我们特别邀请来自日本的资深心理学家山爱美博士,带领大家走进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世界,讲解荣格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并采用荣格心理学的视点诠释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的过程,其见解独特,颇有魅力,值得期待。 小说家是创作故事的达人。故事创作的过程自然会进入到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层面。相对而言,心理咨询师陪伴眼前的来访者,其工作的过程也同样在无意识的水准上。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异同?另外,作为独立的一个个体,作家的“自我”与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又有何差异,等等。山爱美教授将结合其自身的经历与长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的案例,为我们带来此次精彩的课程。 课 程 纲 要 课程设计围绕三大模块 一、荣格心理学的基础 二、荣格心理学与意象 三、荣格心理学视点下的创作与故事 荣格心理学在心理临床中的运用 (系列第一阶段) “荣格心理学与我”/荣格的生涯互动讨论 荣格心理学的思想互动讨论 讲座《意象语言造型》(1) 讲座《意象语言造型》(2)互动讨论 如何处理梦境 /《内心深处的“异界”与梦》(1) 《内心深处的“异界”与梦》(2)互动讨论 为什么关注《千与千寻》/ 用荣格心理学的视点诠释故事(1) 用荣格心理学的视点诠释故事(2)互动讨论 村上春树的创作与荣格心理学 / 作为方法的小说互动讨论 整体总结:连接起东西方心灵的荣格心理学互动讨论 注:课程大纲及相关课程内容,可能根据课程进展微调。 在本系列课程中,老师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鲜活地讲述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概念以及应用,既适合于初学者,也适用于对荣格心理学已经有了解的咨询师以及关注荣格心理学的相关人员。 导 师 简 介 山爱美(日本) ♡ 京都大学教育学部毕业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硕士课程毕业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 ♡ 博士(教育学) 历任 成安造形大学造形学部教授 2008年4月-2009年3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客座研究员 2015年9月 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客座研究员 现任 京都先端科学大学(原京都学园大学)人文学部心理学科教授 跟随河合隼雄先生、山中康裕先生学习荣格心理学、心理疗法、表现疗法 专业经历 2008 英国沃尔夫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讲座(关于梦境分析的案例) 2009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Essex University)讲座 2012 英国BPA(British Association of Psychotherapists)主办招待演讲 中国表达性心理治疗学术国际研讨会 特邀嘉宾 中国台湾台南禾心心理咨商所、沙游世界表达与疗愈发展中心主办工作坊(2015,2017,2019) 2016 美国波斯顿荣格研究所(Boston Jung Institute)工作坊 代表著作 山爱美著 《村上春树,作为方法的小说−走进记忆的深处》(2019) 所属学会 日本心理临床学会 日本箱庭疗法学会 日本临床心理身体运动学会 IAJ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Jungian Studies) IAS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reams) 最近执笔的论文 Yama, M.(2020): Descending into the Indeterminate State between the Determinate:Recovering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Dea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ungian Studies 12, 109-128. Yama, M. (2019): Chapter 13 The Red Book: A Journey from West to East via the Realm of the Dead. In Jung`s Red Book for Our Time: Searching for Soulunder Postmodern Conditions. Murry, S.&Arzt, T. (eds.)Chiron Publications. pp.273-290. Yama, M. (2019): Chapter 3 Listening to a dream-narrative: A language for narrating boundaries In Narratives of Individuation Jones, R. A. & Gardner, L. (eds.)Routledge. pp.52-70. Yama, M. (2019): The Meaning of Mystical Experiences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Life and Death: Observation from survivors of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Jung Journal of Culture & Psyche, 13(2) 21-34. Yama, M. (2018): Chapter 20 Spirited Awayand its depiction of Japa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 book of Jungian Film Studies. Luke Hockley(ed.) UK & New York: Routledge. pp.254-262. Yama, M. (2018): Non-fixed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the Japanese Psyche: traditional Japanese art, dream and myth. InContemporary Influences of C.G. Jung's Thought.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tic Studies, Volume: 24. Andrew Kuzmicki and IlonaBłocian(eds.) Leiden: Brill.141-157. Yama, M. (2016): Haruki Murakami as a Modern-Myth Maker beyond Culture: From the Personal to the Collective Level. Jung Journal of Culture & Psyche 10 (1), 87-95. Yama, M. (2013): Ego consciousness in the Japanese psyche: culture, myth and disaster.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58, 52-72. 翻 译 简 介 穆旭明 2000年赴日留学,2015年学成回国,在日本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所有课程。师从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创办成员山中康裕先生,并曾直接受教于河合隼雄先生。回国后积极创办推广“山中康裕表现疗法”心理系列讲座及实践工作坊。 现任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高中部日语教师,日语高级翻译课程讲师,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讲师,资深同传译员。兼任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上海发展小组成员,日本京都赫尔墨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沙盘游戏中心督导翻译。 日语合著 《MSSMへの招待-描画法による臨床実践》 个人翻译出版 《少年时期的心灵》 《表达性心理治疗:徘徊于心灵和精神之间》 《孩子的心灵-儿童心理分析案例》 《孩子的心事:临床教育学入门》等译作多部。 翻译,也是课程重要的核心,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的穆老师本身专注于表达性心理治疗(荣格分析心理学取向),同时,多年来始终担任日本心理临床领域的权威专家在中国推广该领域的理念及技法的翻译工作,与山爱美老师也有十多年的友情,彼此有着高度默契的配合。必定会为大家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 上 课 相 关 课程形式:录播,视频课,共10讲。 上课时间: 每节课2小时,包括授课90分钟,提问答疑30分钟。 课程回看:半年内,可以不限次回看。 学 习 安 排 1. 建立课程专属学习社群。 2. 课前安排进行课件资料预习。 证 书 说 明 证书申请:按照要求学习完全部课程,可以申请由中国心理学会颁发的《荣格心理学在心理临床中的运用》培训证书。 学 费 说 明 优惠价格:1680元 报名微信:gaiya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