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塔塔罗网
标题:
法国名作家去世 格里耶:塔罗牌中的“教皇”
[打印本页]
作者:
茅山一品梅
时间:
2008-3-12 13:17
标题:
法国名作家去世 格里耶:塔罗牌中的“教皇”
我其实是个巨讨厌追星的人,因为,我以为,一个人一旦把心里的喜欢端了出来,亮在公众面前,便会有作秀之感,不再那么纯粹了。但是2005年的夏天我做了一次妥协——为了我尊崇的法国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 2005年是中法文化年,接到法国使馆的通知——格里耶来华的消息让我振奋不已!——一个想象中的天才瞬间化作真身出现,即使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依然有着神话般的美妙! 记得当时我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作为法国新小说的代表作家,我注意到你在不断颠覆自己的时候,始终是不考虑读者的,包括你做的新浪潮电影,都带有某种实验性质,并不考虑观众。但是诺奖却授予了另一位新小说代表作家克洛德·西蒙,这件事对你有影响吗? 他回答:毫无影响,他的获奖也是对新小说的肯定。多年以来,我游历了很多国家,我认为一个作家的创作过程远远重于他的结果,另外,一个真正的作家,应当始终坚持自己,不受任何外部干扰。 第二:“我在读你作品的时候,常常想到一位美国画家霍伯的画,也是那样冷淡的、客观而又精致的对物的描述,所有的物似乎都毫无关联,但其实又有某种联系。描述本身并不神秘,但是描述的背后非常神秘。” 他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说:你这么认为吗?对的,在西方,很多人把霍伯的画和我的小说作比较! 事后我才知道,我这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他是个很有脾气的人,据说,对于那些他认为不合适的提问或者不恰当的比较,他竟然可以当面大发雷霆,拂袖而去! 最早认识格里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文学》上登出的《吉娜》——那一种奇特的叙事方式与超常的想像力让我有惊艳之感!按图索骥地搜出他的电影《去年在马里安巴》,看后更是骇了起来——什么时候中国能有这样的电影!(事实证明这完全是梦想——中国离这样的电影越来越远了)巴洛克式的装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副神秘的扑克牌以及镜子和雕像。没有任何世俗化故事情节,贯穿全片的只有男人不断的暗示和女人不断的否认——直至她的记忆被唤起——全片的令人窒息的华丽与繁复似乎只昭示着一个母题:有关记忆。暧昧而又隆重的记忆,成为罗伯·格里耶的想象之花。 之后便着了迷:读了他全部在中国出版的作品,甚至包括那时刚刚出版的《反复》——成为他地道的粉条儿。 我想,他的反叛也许是从《窥视者》时期开始的,说到底新小说应当算作一次小说领域甚至延伸到电影领域中的革命,但是多年之后,格里耶终于回归,离开了那个革命的阵营,回到了个人写作——《重现的镜子》似乎便是一个信号。 他比我想象的要老一些,花白的大胡子和鬈发让我联想起塔罗牌中的“教皇”。我常常怀疑与他一同奔波在世界各地的卡特琳娜是不是他若干SM场景的同谋——无论如何他成全我自觉自愿地追了一次星——尽管这一次追星已成为我内心永恒而又隆重的记忆。 2007年,译林出版社又对格里耶四部最重要作品的译本进行了精心修订及全新装帧设计,全新推出“格里耶作品集”系列。最近,这套作品集又重装面世,以此作为对这一世界文学大师的最好缅怀与纪念。
作者:
qzhq
时间:
2008-3-12 18:44
都没有看过耶
欢迎光临 中塔塔罗网 (https://www.chinataro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