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超个人心理学专家 张宝蕊博士 人类的文明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快速的往前奔驰,而人们也在这种快速的发展中开始迷失,因为外在的环境越来越物质化,人们距离内心世界也越来越远。由于人们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也越来越苦闷。因此就不断地寻找,寻找生命的新意义与价值。这个状况引发了所谓的觉醒运动。尤金。詹德林(Eugene Gendlin)一位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于1960年初期,与同事一起研究探索,在这样的觉醒运动中,为人们内在的压力与焦虑找到了一显光亮,研究出一种方法,来促使人们将那些内心深处不明白但是困扰已久的压抑感受与问题,明白的彰现出来,以帮助人们活得比较轻松些,快乐些。这个方法就是“专注法”。它是以一种所谓的“动态的”“突破的”形式进行,它能深深地触动人们内在的智慧,引导人们了解自己的“阴暗面”(shadow),以增加其阳光的积极感,而使自己活得更自在与充满创造力与活力。 专注法是一种身心灵合一的方法,共有六个步骤。这六个步骤是建立在詹德林的一个问题上而得来的:“为什么心理治疗对某些人有效,对其他人没效?”当他与同事研究那些成功的个案,他们发现,成功的案主都有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不清楚的内在感受或觉察,有一种身体上的觉受(felt-sense)来呼应他们的问题。聆听这个身体的觉受,是心理治疗造成改变的主要关键。专注法的发明,不仅是为专业心理治疗师,而且也可以为那些没有受过专业心理治疗训练的人所用。它理论简单,操作容易,不仅可用于面谈,也可在电话交流中使用,效果是同样的好。它本身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的方法连用。它不仅可以使一个人恢复整体的健康,也可以激发内在的潜能。 根据詹德林的观察,当一个人的“觉受”快要进到一个“觉醒”的状态时,一个人的阿法脑波与西塔脑波会被启动。这两个脑波的启动,可以使人在最不费力的情况下,轻松的记忆,快速的解决问题,分析情况与整合归纳事件等等,是最能够引发一个人内心智慧的时候。专注法就是让人进入这种脑波状态,使人的注意力转向内在,然后将存留在深层意识的,较聪慧的“我”(Self)的知识与理解给引导出来。如果进行的顺利与步骤合宜的话,一个人的身体会受到深深的振动,而“觉受”的“醒悟”时刻,就会来到。当身体的这种醒悟来到时,那原本困扰人而模糊不清楚的问题,会清楚而明朗。这种深度感受与认知的过程,就好比一个艺术家在构思一个作品一样,他需要酝酿,以便内在的创造力的发挥。它是自然的,自发的,是无法被强迫的。专注法也就是在这种状态中,发挥作用。它最大的功能便是使不清楚的清楚,模糊的明白;使不定性的定性,使无法表达的能够表达。它将悲观导入乐观,将消极转化成积极;是发展的,是向上的过程。 专注法共有七个步骤: 专注法(Focusing)的步骤 第一步:在心中理清一个空间: 我们内在有很多的压抑,在忙碌中,我们不需要去面对它,忙碌成为逃避的一种方式,内心的紊乱,却日见增加。现在,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清理清理它。请在心中清理出一个空间。 第二步:了解问题与事件: 生活中有很多理不清的问题与事件,问自己:我好吗?如果我感觉不好的话,是什么使我不好?不要回答,只是静静地让一切进入身体与心灵,接受所有进入身体与心灵的一切,让一切自然出现。 渐渐的第一个问题或事件出现了,先将它放在一边,然后等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问题与事件的出现,仍然不要深入进去,直到所有干扰你的事件出来之后为止。 然后问自己:“在这些问题或事件中,那一个最干扰我?那一个我觉得最痛苦?让我觉得最不舒服?”静静的等待,直到它出现。 第三步:去感觉一下自己的感觉(感受与知觉): 当事件出现后,仍然不要进入探索它,与它保持一个距离并去体会一下你身体的某一部分的反应,可能是胸部、背部,可能是腰,也可能是脖子,不要急,不要用头脑,去让身体去体会这个是什么,它或是酸胀,或是坐立不安,或是沉重,或是累,或是疼痛或麻木,或是一些字句或词。如果没有任何以上的词句出现,没有关系,容许它慢慢的出现。 或许它会以图像出现这些就是所谓的感觉。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内在的声音来责备自己与他人,或是分析事情,此时,你要很坚定的礼貌的请它停止。 第四步:体会这个感觉的内涵: 这些词、句子或图象出现后让我们等待一会儿。去感受一下,去体会一下它是什么感受。可能会有几个感受出现,例如,沉重,害怕,担心,焦虑…等等,然后选出那最符合的一个。再等待一下,看看这个感受与这些字句,或是图像,是否感觉“对”。如果是对的,那么就可以进行下面一步。 第五步:检视彼此相合的关系: 当这个“对”的感受出现之后,就要检视一下这个感受是否与问题、事件或是身体部位的觉受是否相呼应。如果是相合的话,身体上就会有一些行为感应,例如,眼泪会流出来,叹一口气……等等。如果不太相呼应,那么就要再等待,让对的事件,觉受等等再出现,也就是要重做第四步。 第六步:反复询问: 现在要问自己,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用这些相合的词、句子、图像来探讨问题的所在,例如,在相应的感受如“沉重”出现后,就温和的问自己,“是什么问题令我如此的沉重?”,如果是“害怕”,就可以问自己,“这害怕中蕴含了什么?”, 仍是静静地等和观看,不要用头脑去思考,只是让心灵与身体去工作,它会自动地找到答案。如果很快的得到了答案,而身体没有任何相应的行为,让答案离去,将注意力重回到身体,重新去体会觉受并再次询问。直到与身体相呼应的行为来到为止。 第七步:接纳与感谢: 接受所发生在身体与心灵的感受、相应行为,并心怀感谢。 本文出自人本/超个人心理研究中心(武汉心斋)官方网站,作者为中心顾问超个人心理学专家张宝蕊博士,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